定義
肛腸吻合器(Anorectal Stapler)是一種用于直腸、肛門部位手術的專用醫療器械,通過一次性或可重復使用的機械釘合裝置,替代手工縫合,實現組織的快速閉合或吻合。核心應用包括痔瘡切除、直腸脫垂修復、腸管端端吻合等。
核心分類與結構
根據功能與設計分為三類:
類型 | 結構特點 | 主要用途 |
---|---|---|
閉合器(直線型) | 兩排平行鈦釘,切割刀居中 | 閉合腸管斷端(如痔切除術) |
圓形吻合器 | 環形排列鈦釘,帶圓形切割刀 | 腸管端端/端側吻合(如直腸前切除術) |
線性切割吻合器 | 兩組四排交錯鈦釘,中央切割刀 | 同時切割與吻合(如結腸側側吻合) |
關鍵組件:
釘倉:預裝鈦釘(通常為鈦合金,生物相容性高)
擊發手柄:推動釘砧與切割刀
調節旋鈕:控制組織壓縮厚度(1.0-2.5mm)
安全鎖:防止誤操作
工作原理
組織固定:將待吻合的腸管兩端置于釘砧與釘倉之間。
壓縮調節:旋轉旋鈕擠壓組織至預設厚度(確保血供平衡)。
擊發:扣動手柄,同步完成:
釘合:鈦釘穿透組織并彎曲成“B”形,閉合創面。
切割:中央刀片切除多余組織,形成通暢腔道。
退出:松開器械,完成吻合(鈦釘永久留存體內)。
https://example.com/stapler-mechanism.png
(示意圖:鈦釘成釘與切割同步完成)
核心臨床應用
1. 痔切除術(PPH術)
技術:環形切除直腸下端黏膜及痔上血管叢。
器械:專用圓形吻合器(如PPH-03)。
優勢:疼痛輕、恢復快,避免肛門狹窄。
2. 直腸前切除術(LAR)
技術:切除病變腸段后,用圓形吻合器連接近端結腸與遠端直腸。
關鍵:確保吻合口無張力、血供良好。
3. 結腸肛管吻合(Parks術)
技術:線性切割器構建結腸J型貯袋,圓形吻合器連接貯袋與肛管。
4. 直腸脫垂修復(Altemeier術)
技術:切除脫垂腸管后,直線閉合器閉合殘端。
技術優勢 vs 手工縫合
指標 | 吻合器技術 | 手工縫合 |
---|---|---|
操作時間 | 5-10分鐘 | 20-30分鐘 |
吻合精度 | 釘合均勻,漏發生率↓30%* | 依賴術者經驗 |
組織損傷 | 擠壓均勻,缺血風險低 | 縫線拉力易致撕裂 |
術后疼痛 | 輕(尤其PPH術) | 中度 |
學習曲線 | 短(標準化操作) | 長 |
數據來源:《國際結直腸疾病雜志》2023年Meta分析
并發癥與風險防控
吻合口漏(最嚴重,發生率3-15%)
預防:避免過度擠壓組織(厚度>1mm)、術中注氣試驗檢測。
出血
處理:局部壓迫或縫扎,吻合前徹底止血。
吻合口狹窄
預防:選用合適直徑吻合器(≥28mm)、術后定期擴肛。
釘合不全
術中檢查:確認切除圈完整(“甜甜圈征”)。
技術革新方向
智能吻合器
壓力傳感器實時反饋組織壓縮度,自動調節擊發力度。
可降解釘
鎂合金/聚乳酸釘(2年內吸收),減少金屬殘留。
3D打印定制化
根據患者腸管直徑定制吻合器尺寸(尤其兒童手術)。
操作規范要點
術前評估:CT/MRI確認無腸壁水腫、腫瘤浸潤。
釘倉選擇:
直腸:圓形吻合器(直徑25-33mm)
肛管:閉合器(45-60mm長度)
擊發原則:一次性勻速完成,避免中途停頓。
術后驗證:
注氣試驗(注氣200ml,水下觀察氣泡)
指診確認吻合口光滑。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