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原理
液壓傳感:采用硅壓阻式敏感元件將壓力信號轉換為電信號,頻響速度達20kHz以上
靜態校準:使用液壓測試系統模擬0-500mmHg靜態壓力環境,誤差率≤0.1%
無線供電:植入式傳感器通過體外線圈電磁感應獲取能量,續航周期達6個月以上
一次性使用有創血壓傳感器通常與壓力監測模塊配合使用,以實現對患者體內壓力的精確測量和實時監測。以下是它們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使用方法
準備設備:
一次性使用有創血壓傳感器
壓力監測模塊(通常集成在監護儀中)
連接線
無菌操作工具
無菌操作:
確保操作環境和工具的無菌性,以防止感染。
使用無菌手套和無菌布覆蓋操作區域。
連接傳感器:
將一次性使用有創血壓傳感器連接到壓力監測模塊的輸入端口。
使用連接線將傳感器與監護儀相連,確保連接牢固。
校準傳感器:
根據監護儀的說明書,進行傳感器的校準。通常需要在大氣壓下進行零點校準,以確保測量的準確性。
插入傳感器:
在醫生的指導下,將傳感器插入患者的動脈或靜脈中。常見的插入部位包括橈動脈、股動脈、頸內靜脈等。
確保傳感器的位置正確,避免損傷血管。
開始監測:
打開監護儀,啟動壓力監測模塊。
監護儀會實時顯示患者的血壓值和其他相關參數。
數據記錄與分析:
監護儀會自動記錄患者的血壓數據,供醫生進行分析和診斷。
醫生可以根據監測結果,調整患者的治療方案。
注意事項
無菌操作:整個操作過程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范,以防止感染。
傳感器校準:每次使用前,必須對傳感器進行校準,以確保測量的準確性。
傳感器位置:插入傳感器時,必須確保位置正確,避免損傷血管或其他組織。
監測頻率: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監測頻率。對于危重患者,可能需要持續監測。
數據準確性:定期檢查監護儀和傳感器的工作狀態,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廢棄處理: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有創血壓傳感器應按照醫療廢物處理規定進行廢棄處理,避免交叉感染。
通過以上步驟和注意事項,可以確保一次性使用有創血壓傳感器與壓力監測模塊的正確使用,為患者提供準確的血壓監測數據,幫助醫生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決策。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