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組織的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集采),如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的關鍵棋子,正持續改寫著醫療器械市場的格局與流向。
2025 年上半年全國醫療設備集采中標數據,像一面透視鏡,照見了市場格局的深層變遷。本報告將從品類滲透與價格關聯、時間分布特征、省份參與度三個維度,拆解集采運行的真實態勢。數據背后,藏著不少耐人尋味的現象:不同品類在集采覆蓋廣度(銷量占比)和價格策略(銷額占比)上呈現出鮮明分野,執行節奏對核心設備形成了脈沖式驅動,區域分布更勾勒出"量在中西部、值聚東南" 的鮮明圖景。
總體情況
*XP:通用X射線成像設備,包括DR、乳腺機、腸胃機等
*SU:主要包括C臂機
說明:銷量占比及銷額占比的對比維度為集采與整體
2025 年上半年全國醫療設備集采中標數據顯示,不同品類在集采滲透度(以銷量占比衡量)和價格關聯(以銷額占比體現)上存在明顯差異。
從集采覆蓋的"廣度" 來看,XP(53.99%)和 CT(44.04%)無疑是領跑者,銷量占比均超四成,穩穩占據核心品類的位置;而 MR(22.06%)、SU(11.67%)、DSA(7.65%)等則顯得 "步伐稍緩",滲透度均未突破 23%。
再看價格與銷量的"互動關系":XP、CT、MR、MI、直線加速器等品類,都呈現出銷額占比"跑輸" 銷量占比的特點,這背后藏著一個清晰的邏輯 -- 它們的集采單價低于非集采價,"以價換量" 的效應由此顯現。DSA 卻走出了不同的曲線,銷額占比(8.58%)反超銷量占比(7.65%),這或許暗示著其集采單價相對偏高,又或者非集采市場中低價機型更為常見。SU 的集采價格與非集采價格差異不大,從數據中也能看出 -- 其銷量占比為 11.67%,銷額占比為 10.64%,兩者較為接近。
綜合來看,XP 和 CT 走出了 "廣覆蓋 + 低價" 的扎實路徑,DSA 等則呈現 "窄覆蓋 + 價格分化" 的特點。共同勾勒出集采在普及型設備深度滲透與高值設備精準議價上的差異化布局。
時間分布特征
1、品類月度銷量對比
2025 年上半年全國集采銷量呈現核心品類脈沖爆發、小眾品類零散分布的特征:XP(1258 臺)、CT(588 臺)主導,5 月 XP(611 臺)、CT(282 臺)集中放量,貢獻了各自半年銷量的近半壁江山,1 月和 6 月也始終保持高位;MR 在 4 月迎來小高峰,銷量達 74 臺,SU 則在 5 - 6 月(16+17 臺)持續爬坡,共同構成次梯隊。MI 等小眾產品月度銷量多≤5臺。
時間節奏上,2 月整體腳步放緩,3 月穩步復蘇,5 月成為核心品類的爆發點。這既折射出集采執行節奏對剛需設備的強勁驅動,也顯露出小眾需求的零散特性。
2、品類月度銷額對比
從上半年全國集采銷額集中度來看,其時間分布特征和銷量表現大體合拍。XP 以 42.08% 的占比穩居核心,CT 則在 4-6 月(25.70%-23.68%)持續發力,共同構成核心支柱;MR 在 4 月表現突出,以 55.29% 的占比占據主導,SU 在 5-6 月占比超 30%,二者攜手形成次核心梯隊,呈現出波動特征。
小眾品類中,直線加速器在2-3 月各平均 35.57% 的份額,銷額多集中在個別月份發力。整體來看,月度銷額波動呈現出 "核心品類周期續航,高值品類逐月遞升,小眾品類定點突破" 的規律。
3、分季度銷量對比2025 年上半年全國集采分季度銷量,呈現出 "頭部品類 Q2 發力,小眾品類平緩波動" 的特點:作為核心品類的 XP(Q1 279 臺→Q2 979 臺)和 CT(Q1 107 臺→Q2 481 臺),Q2 銷量激增超 3 倍,成為主導季度差異的 "主力";MR(19 臺→90 臺)、SU(8 臺→45 臺)在 Q2 也有增長,但規模相對有限;而 MI、直線加速器等,季度銷量均不超過 20 臺,波動也十分微弱。
這樣的分化,一方面呼應了Q2 集采落地節奏對剛需設備需求的集中釋放,另一方面也凸顯了小眾設備需求的穩定性。
4、分季度銷額對比
從銷額變化情況來看,與銷量的季度變化趨勢基本一致,CT、XP 等核心設備 Q2 銷額較 Q1也呈現大幅躍升的狀態,MR、SU 等次核心品類也在 Q2 隨之增長;MI、直線加速器等小眾品類,季度間銷額變動平緩,始終保持低幅波動。既體現了 Q2 集采落地對高價值剛需設備的強勁拉動,也彰顯了小眾設備需求的穩定特性。
省份參與度
梳理完醫療設備集采的時間分布特征-- 月度脈沖波動與季度核心品類發力等特點后,各省份的參與情況與區域差異,也展現了集采落地的另一側面。
1、各省市品類銷量結構
2025 年上半年各省市集采分品類銷量呈區域差異:河南、湖南以 XP、CT 等剛需設備為主;福建、湖北含 CT、MR、DSA 等高值品類;新疆 XP 銷量突出,貴州覆蓋 CT、DSA、MR 等多類;青海等尾部省市僅單一品類(如 XP)。
2、各省市品類銷額貢獻
2025 年上半年各省市集采分品類銷額差異明顯,進一步體現了區域間的不同特點。福建 MR、湖北直線加速器等高端設備占比突出,廣東的MI 等小眾高值品類獨具特色,北京的 MI 更是占比亮眼;河南、湖南等地則更側重 XP、CT 等基礎品類;而尾部省份中,不少品類的銷額仍為空白。
總結
近年來,國家層面相繼出臺政策,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并著力推動重點領域設備更新升級。各地政府積極響應國家部署,加快政策落地步伐。國家發改委于2025年年初明確安排100億元專項支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在政策引導與專項資金保障的雙重作用下,縣域醫療機構設備建設和各地設備換新需求正呈現加速釋放態勢,2025年第二季度迎來落地高峰。預計2025年下半年,多省份醫療設備建設及升級需求將持續釋放,集采落地率有望超越上半年同期水平,集采規模預計將進一步擴大。
綜觀2025年上半年全國醫療器械集采中標全景,數據清晰地勾勒出一幅多層次、差異化的政策實施圖卷。XP、CT等普及設備實現"廣覆蓋+低價",DSA等則體現"窄覆蓋+價格分化";核心品類Q2(尤其4、5、6月)爆發式增長,小眾需求平穩;省份分布上"量在西、值在東、尾部零散"。
這些特征共同表明,全國醫療器械集采已進入深化與精細化階段。政策效應不再局限于簡單的"降價",而是更深刻地影響著設備流通的結構、區域資源配置的效率以及不同層級醫療需求的滿足方式。未來,如何進一步優化品類策略以平衡滲透深度與價值發現,精準把握執行節奏以平滑市場波動,并兼顧區域發展差異以實現更均衡的資源配置,將是持續提升集采效能、推動醫療資源優化布局的關鍵方向。
注:轉載請注明來源高端醫械院數據中心高端醫械院數據中心,是國家四部委成果轉化示范基地設立的醫療器械產業大數據服務平臺,基于海量醫療器械行業數據資源的集成與治理,構建行業數據基座,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動合規可信流通與共享,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數據服務、數據產品、數據咨詢等服務,降低行業研發成本,為深化醫療器械產業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