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電極在椎間盤髓核成形術中的熱凝固與減壓作用是通過一系列精確控制的物理過程實現的。以下是對其作用機制的詳細分析:
熱凝固作用:
溫度控制:射頻電極通過產生高頻電流,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通常,工作溫度范圍在40-70℃之間。這個溫度范圍足以使髓核組織發生熱凝固,但又不至于對周圍正常組織造成嚴重損傷。
分子鍵斷裂:在高溫作用下,髓核組織中的蛋白質分子鍵斷裂,發生變性和凝固。這種變性過程使得髓核組織的體積縮小,從而達到減壓的效果。
神經末梢破壞:熱凝固還可以破壞椎間盤內的超敏神經末梢,減少疼痛信號的傳遞,從而緩解疼痛。
減壓作用:
髓核體積縮小:通過熱凝固,髓核組織的體積縮小,減少了對神經根和周圍組織的壓力。這種減壓效果可以立即緩解由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和不適。
纖維環修復:射頻電極還可以作用于纖維環,促進其修復和緊縮。纖維環的修復有助于穩定椎間盤結構,進一步減少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
改善血液循環:熱凝固過程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加血氧供應,有助于炎癥的消退和組織的修復。
精確控制:
等離子刀頭:射頻電極通常配備等離子刀頭,可以在低溫下進行切割和消融。這種低溫操作可以減少對周圍組織的熱損傷,提高手術的安全性。
實時監測: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可以通過X光機、CT等影像設備進行實時監測,確保電極準確到達目標位置,避免誤傷周圍組織。
適應癥與禁忌癥:
適應癥:射頻消融髓核成形術適用于因腰椎椎間盤病變所導致的腰痛或腰腿痛病人,尤其是那些經過3個月以上非手術治療無效的患者。此外,頸椎間盤源性的頸椎病也是其適應癥之一。
禁忌癥:對于曾經做過椎間盤手術、有骨折、腫瘤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或者椎間盤高度小于正常的50%的患者,射頻消融髓核成形術可能不適用。
綜上所述,射頻電極在椎間盤髓核成形術中的熱凝固與減壓作用是通過精確控制的高溫和等離子技術實現的。這種技術不僅可以有效縮小髓核體積,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還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和組織修復,從而達到緩解疼痛和改善癥狀的目的。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