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音聽力計校準規范與誤差補償技術研究》是一篇關于純音聽力計校準和誤差補償技術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旨在提高純音聽力計的測量準確性和可靠性,確保聽力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比性。
主要內容包括:
校準規范:
音頻輸出校準:確保純音聽力計輸出的信號頻率、幅度和穩定性符合標準。這通常通過與標準音頻信號源進行比較來實現。
測試室環境校準:控制室內噪音水平、振動等外部因素的干擾,確保測量環境的穩定性和一致性。
測試人員校準:通過常規聽力篩查和培訓,確保測試人員能夠準確地操作純音聽力計,并正確解讀和記錄測試結果。
測試受試者校準:通過聽力篩查和評估,確定受試者的聽力水平,并選擇合適的純音信號頻率和幅度進行測試。
誤差補償技術:
頻率響應校準:確保純音聽力計在不同頻率下的響應符合標準,減少頻率響應誤差。
輸出聲壓級穩定性校準:確保純音聽力計在不同使用環境下的輸出聲壓級穩定,減少輸出聲壓級波動引起的誤差。
聲耦合器和耳模擬器的使用:通過使用符合標準的聲耦合器和耳模擬器,確保測量條件的一致性,減少測量誤差。
骨導振動器校準:使用力耦合器(仿真乳突)校準骨導振動器,確保骨導聽力測量的準確性。
校準設備和方法:
聲耦合器:用于測量壓耳式耳機的輸出聲壓級。
耳模擬器:模擬人耳的聲阻抗特性,用于測量耳機的輸出聲壓級。
力耦合器:用于測量骨導振動器的輸出強度。
傳聲器和聲級計:用于測量聲壓級和頻率響應。
校準過程:
將換能器(壓耳式耳機、插入式耳機或骨振器)與耳模擬器或聲耦合器及聲級計連接。
將聽力計置于校準狀態,使用聲級計逐頻率測量耳模擬器或聲耦合器中換能器的輸出強度。
將聲級計讀數與聽力計顯示的輸出聽力級之差和國家標準規定的基準等效閾聲壓級(即聽力零級,0dBHL)相對照,進行相應的輸出調整。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